1.夙夜在公什么意思

2.夙夜在公是什么意思

3.夙夜在公的意思

夙夜在公什么意思

夙夜在公什么意思-夙夜在公啥意思

意思是从早到晚,勤于公务。出自《诗经·召南·采蘩》:“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”

《诗经·召南·采蘩》原文

于以采蘩?于沼于沚。于以用之?公侯之事。

于以采蘩?于涧之中。于以用之?公侯之宫。

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被之祁祁,薄言还归。

《诗经·召南·采蘩》译文

什么地方采白蘩,沼泽旁边沙洲上。采来白蘩做何用?公侯之家祭祀用。

什么地方采白蘩,采来白蘩溪中洗。采来白蘩做何用?公侯之宫祭祀用。

差来专为采白蘩,没日没夜为公侯。差来采蘩人数多,不要轻言回家去。

《诗经》简介

《诗经》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。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。〈诗经〉在先秦叫做〈诗〉,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《诗三百》,本来只是一本诗集。从汉代起,儒家学者把《诗》当作经典,尊称为《诗经》,列入“五经”之中,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、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,也称“诗教”。

《诗经》中爱国情感是十分明显,这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但是这种爱国情感体现的并不是非常壮烈,而是有一些含蓄和隐晦。其往往包含在宗国之情里面,包含的是对自己的国家、故乡的情感,范围并不是十分大。在《风?载驰》中,许穆夫人的爱国之情针对的是卫国,《秦风?无衣》中,士兵的爱国之情针对的是秦国,其怀念的是其自己的祖国,是其自己的故乡,这种内在的感情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发酵,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。

这种精神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一直有所体现,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,这两部史书都包含着这样的情况,还有一些诗人的诗句中也包含着这样的情感,诸如陆游、辛弃疾、文天祥等,都有着这样的爱国之情的表露。

夙夜在公是什么意思

  夙夜在公 s? y? z?i gōng

 从早到晚,勤于公务。

 夙夜:朝夕,日夜。指天天、时时。原意:早夜,即夜未尽天未明的时候

  出处 《诗经?召南?采蘩》:?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?

  示例 毅夙夜在公,坐而待旦。(《晋书?刘毅传》)

用法

 作谓语、定语;指官吏勤于政事。

造句

 (1) 夙夜在公苦求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
 (2) 耶律氏历代先祖,世为八部夷离堇,仁民爱物、夙夜在公,开边拓土、整戈待旦,为遥辇氏拼下了汗马功劳。

 (3) 大明锦衣卫统领陆炳,年五十,秉公执法,夙夜在公。

 (4) 宵旰忧勤,夙夜在公,怀兹念兹,缜密筹划。

 (5) 邴原、徐庶等人走马上任之后,夙夜在公,操劳不息,东莱、北海日渐安定。

 (6) 至于恪勤匪懈,夙夜在公,求之古人,殆未之有。

 (7) 自军兴以来,夙夜在公,勤劳倍著。

 (8) 财政干部要以?蝼蚁之穴,溃堤千里?之念,以?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?之行,以?夙夜在公,寝食不安?之心对待自己的职责。

 (9) 在贯彻落实上,要防止徒陈空文、等待观望、急功近利,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抓实、再抓实。

夙夜在公的意思

夙夜在公的意思是:早晚都在从事公务。形容勤政尽职。

夙夜在公,汉语成语,拼音:sù yè zài gōng,释义:从早到晚,勤于公务。出自:《诗经·召南·采蘩》:“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”作谓语、定语;指官吏勤于政事。

《召南·采蘩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的一首诗。这是一首反映人们为祭祀而劳作的诗,主要叙写为了采办祭祀所需的用来燎烧的蒿草,主人公大费周章地去寻找和采办的经过和完成祭祀过程的辛劳。

诗中采蘩者的身份历来有争议,或说宫女,或说夫人,或说奴仆。全诗三章,每章四句,重章叠句。其主要特色在于前两章以一问一答出之,明显地受了原始民歌的影响;末章写其仪容,用“僮僮”“祁祁”,言语虽简,而采蘩者之仪态神情可现。

关于《召南·采蘩》的背景,古代学者有两种说法:一说为祭祀而作,一说为养蚕而作。其主人公采蘩者的身份,历来也有很多说法。《毛诗序》曰:“采蘩,夫人不失职也。夫人可以奉祭祀,则不失职矣。”是以为此乃贵族夫人自咏之辞,说的是尽职“奉祭祀”之事。

朱熹《诗集传》则曰:“南国被文王之化,诸侯夫人能尽诚敬以奉祭祀,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。”定主人公为“家人”,这是对毛序的一大修正。不过以为那辛勤“采蘩”“夙夜在公”的还是“诸侯夫人”,于诗意未免仍有隔膜。